最新消息: 专注SEO优化,不上首页不收费,上首页按天收费,每天6元!

互联网新常态下困局中的招聘网站该何去何从?

  了解详情了解详情  

深深算网络 来源:原创

  一、千篇一律的招聘网站

  前几天,本人(徽剑)写了一篇批评一家招聘网站的文章,引起一些争议,很多人对我说,徽剑你能否谈谈招聘网站,你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呢?徽剑就在这里写点,先来看国内的招聘网站的现状。

  首先是招聘网站太多。有人说2006年是中国招聘网站的井喷年,这种形容确实很形象。1997年北京纵横公司率先推出“中国人才盟网”到目前,据业内人数估计,目前全国有上千家网上招聘网站。在这些里面,真正实现盈利的只是极少数,绝大部分还是赔本的买卖。

  其核心原因是由于市场确实很大。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预计,2006年中国招聘市场规模达到51.2亿元,比2005年增长了11.8%。从2003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使用网络招聘的服务,尤其是在2004年,中国境内的世界500强企业有90%都在使用这种服务。2005年调查显示过半数以上的高科技企业选择网络招聘方式招聘人才。网络招聘以其招聘范围广,信息量大,可挑选余地大,应聘人员素质高,招聘效果好,费用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的认可。

  有关媒体曾报道,全球500强企业中96%的人才招聘是通过网络实现的。在我国,随着国内劳动力的增多,国内企业的国际化,以及国内网络的更加普及,预计网络招聘会越来越火,根据iResuarch公司的研究,2004年中国网上招聘市场份额为整个招聘市场的13.2%,预测2006年网上招聘收入将占整体招聘市场收入的33%,达到16.9亿人民币。另据互联网用户经常使用的网上功能预测,到2007年,中国网上求职的用户数量可达865万。

  招聘网站一般都提供网络招聘、网络广告、个人求职、毕业生就业推荐、职业生涯规划、人才培训、猎头服务、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发、组织人力资源交流平台等等多项业务服务。有的也兼办人力资源杂志、开展现场招聘会等。这些招聘网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,就是相似程度非常高,就像徽剑在《从job36看,互联网的简单模仿就是死路一条》里面举的job36的例子,用一套网上下载的程序复制了20多个网站,居然号称中国较大行业招聘门户。实际上job36使用的那套招聘网站源码也同样被国内数百家招聘网站使用着。这数百家招聘网站,结构一样,服务一样,只是换个不同名称而已。而诸如51job、智联招聘等所谓的大型招聘网站,除了网站程序不同、网站内容多点外,功能上面也就多了个人工猎头服务而已,并没有太多的“非常地带”。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将导致赢利模式的改变、运营方式的改变和服务模式的改变。

  较近又出现一些所谓“视频招聘”、“人际圈子招聘”等,我们仔细分析一下,其实结构还是没有什么变化。“视频招聘”只不过多了视频聊天功能而已,连对方在视频面试的时候有没有人在旁边指导难以知道。优点是视频工具能帮招聘者和求职者沟通外,可以缩短距离,不需要求职者大老远从外地跑到公司面试,节省了时间和求职成本,在美国就可以对北京的求职者进行面试,不过鲜有公司在招聘上使用这种方法。;而“人际圈子招聘”只不过减少了少量的“知名人士”作假的可能,试想,如果你没有一个强大的足够知名的人脉圈,如何提高效率?

  招聘网站没有市场?

  这么大的市场,这么多家都在做,但是有意思的是,大部分都不赚钱。龚文祥这样说过:“你们并不知道中国所有大招聘网站的老板都唉声叹气,51job老板甑荣辉接受记者采访说网络招聘行业是个“鳄鱼湖”,zhaopin之CEO刘浩较近接受记者说,他原先真的小看了网络招聘行业,经营了几年后,才知道里面的水太深了,他说得是肺腑之言。我原先熟悉的另外2个前10名招聘网站的老总私下对我哀叹:招聘网站几年内要想经营实实在在赚钱,完全一点可能性都没有,除非有资本运作赚钱。招聘网站作为一个生意是个不好赚钱的生意,招聘网站生意亮点是资本市场运作比较活跃。外资进来的多。”

  而龚文祥先生的这篇文章题目就是:“招聘网站,中国首富做过后也不能赚钱的行业”,事实果真如此吗,我们来做个进一步分析吧。

  二、招不到人和找不到工作

 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招聘网站为什么赚不到钱?

  网上有很多评论指出,招聘网站网站个体运作成本高,而招聘收入少,还有人指出企业不愿意出钱,不愿意购买更多的服务。真的是这样吗?我们先来看招聘的尴尬: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深深算网络 » 互联网新常态下困局中的招聘网站该何去何从?

电话咨询
cache
Processed in 0.005432 Secon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