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 专注SEO优化,不上首页不收费,上首页按天收费,每天6元!

今天的新闻世界是否还需要“大编辑”?(2)

  了解详情了解详情  

深深算网络 来源:原创

过去,编辑所接触的对象,主要是记者、通讯员和可信赖的信源(如新华社、重要合作媒体等);现在,他需要和社交网络的匿名人士、微信上据称可靠的“内部人士”、 A......

过去,编辑所接触的对象,主要是记者、通讯员和可信赖的信源(如新华社、重要合作媒体等);现在,他需要和社交网络的匿名人士、微信上据称可靠的“内部人士”、APP弹窗援引的“外国研究人员”打交道,这些陌生人可靠吗?编辑们怎样才能确认自己不被欺骗?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,他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了解、熟悉这些“陌生人”。


在反思《春节纪事: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》虚假新闻的传播时,编辑们普遍提出,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重新核实,只能选择相信“财经”公众号。同时,过去需要核实信息时,编辑的靠前反应是给记者打电话,由后者找到跑口单位的负责人求证。现在,当他希望记者向有关部门深入了解信息时,问到的往往是:我们的官方网站上有表态。这就把编辑直接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领域前线。

(三)劳动者:从“稳定时空”到“紧张时空”

“时间和空间,以及时间和空间的产物,构成了我们的思维框架”。以报纸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尽管强调时效性和到达率,但在实际运作中,编辑几乎都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时空,在传统的报社,以截稿时间和发行范围为标志,稳定的时空感使编辑工作有条不紊。现在,编辑要同时面对两张编辑台,一张台前,他继续着有节奏的版面编辑工作,把新闻插进习惯的时空格子;另一张台前,他则在不断打破这种节奏,接收并优化突然到来的网络信息,许多时候,消息上网之后,他才发现标题中还有错字。


《人民日报》北京分社社长朱竞若这样形容这种变化,“现在的编辑压力巨大。过去我们就服务于《人民日报》,报纸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,内参以一周为周期;现在,人民网以分钟更新;《人民日报》新闻客户端更以秒速更新。”她称之为“疲于奔命的紧张。”

正是在“疲于奔命的紧张”中,越来越多的编辑放弃了新闻价值底线,把传闻作为新闻,猜测作为结论,个人观点作为官方声音,成了“信息超载”的职业推手,这是较值得警惕的。

变化的媒体,不变的价值观

新闻编辑面临的困境是新闻机构现状的缩影。应对新挑战,媒体需要从各个方向重新出发:体制上加快媒体融合步伐,从单一介质的生产者发展成为多媒体传播机构;流程上再造新闻采编体系,重组“新闻编辑室”;经营上从广告导向逐步向社会效益为主体的公益经营事业转型。在重新出发的道路上,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意识到,新的挑战更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和价值观坚守。

曾担任《时代》周刊主编、现任美国次国务卿的理查德·斯坦格尔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访问交流后,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上写道,这是一场“关于(变化的)新媒体与(不变的)价值观”的精彩对话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郭庆光则概括说,新闻人需要坚持的核心原则不会变。

关于新闻编辑的价值观,有各种表述,普遍强调要追求新闻的真实准确,推动公众知情和社会进步。那么,“编辑人”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才能坚守住“不变的价值观”?

这首先取决于对新闻编辑的定位:究竟是大编辑还是“新闻民工”?大编辑是媒体强调的一种理想化编辑角色,它要求编辑不局限于文字、版面、形式优化,而应该居于新闻的采集、整理、发布中枢,统筹各方资源。

20世纪八九十年代,《中国青年报》推出了《大兴安岭火灾咏叹调三部曲》《第五代》等一批优秀新闻作品,其背后活跃着以李大同等为代表的一批大编辑。《经济日报》在范敬宜任总编辑之后,尝试具有大编辑性质的策划负责人制,推出了詹国枢、庹震等一批名编辑和《关广梅现象》《开封何时能开封》等推动改革进程的报道。以《北京青年报》和之后的《华西都市报》《南方都市报》等为代表的都市报的崛起,也都首先从大编辑主导的《新闻周刊》《深度调查》等版面开始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深深算网络 » 今天的新闻世界是否还需要“大编辑”?(2)

电话咨询
cache
Processed in 0.006170 Second.